<<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>>的社论怎么写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6 06:17:54
不要太多了......

这篇文章两部分可以分为四层:
第一层,头两句话。第一句概括点明了全文的内容,第二句补充说明第一句。“西起九江(不含),东至江阴”是对“1000余华里”的具体说明。这两句是这篇消息的导语部分,下文是主体部分。

主体部分分为三层。

第一层,从“20日夜起”到“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”,叙述中路军渡江情况。以时间之短、人数之多,突出我军进军神速、所向披靡的气势。第二层,从 “21日下午五时起”到“不起丝毫作用”,讲西路军渡江情况。这一层的前三句,“21日下午五时起……正向南扩展中”,从时间、地点、已渡人数、全部渡完的预计、占领的阵地、扩展的方向等方面叙述了西路军渡江的基本情况;再用“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……甚为微弱”一句来交代敌情,“纷纷溃退”形象地写出敌军不堪一击、竞相逃命的狼狈相,“毫无斗志”说明敌军一触即溃的原因;然后自然地引出一段议论,从敌我两方面透辟地分析人民解放军神速突破“固若金汤”的长江天堑的原因,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发展趋向的关键,这段议论深化了这篇新闻的思想性。第三层,从“汤恩伯认为”到篇末,叙述东路军渡江作战情况。这层先承接上文交代敌人认为“很巩固”的东面防线已被我军突破,给予敌人一个辛辣的讽刺,接着概述我东路大军渡江的基本情况,接下去写敌情和战况,指出此处敌军“抵抗较为顽强”,与前两处不同,但也只经一整天激战,一切抵抗之敌便被“歼灭及击溃”,最后一句“我军前锋,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”,写出战斗发展情况,给人以极大希望和鼓舞。文章至此,戛然而止。

找找历史书籍看看
回顾我们革命前辈的光荣历史。

请查看<毛泽东选集>,里面的内容是伟人所作,应该可以作为你的标准答案.